商道融绿 SynTao Green Finance

近年来,考虑到ESG议题(环境、社会与治理)的责任投资逐渐成为资产管理行业的热潮。面对市场中眼花缭乱的ESG策略,投资者们应该如何看待上市公司的ESG绩效呢?商道融绿有幸邀请到非著名ESG专家椰子鸡,分享TA与朋友们关于ESG的那些事儿……

可以预见,中国2060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将会加速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气候风险的监管进程,金融机构会面临气候风险这一新的监管要求。我们建议,金融机构可以先做好两件事情:一是做好气候变化的风险评估工作通过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方法,量化评估气候变化造成的资产风险,中国2060碳中和目标为情景分析提供了最新的参考依据;二是做好气候相关的财务信息计算与披露即通过TCFD等方法,对底层资产的碳强度、碳排放予以测算、跟踪和披露,为未来信息披露要求做好准备。

金融机构也可以在中国2060碳中和目标中挖掘巨大的机会,特别是在产品创新方面。绿色信贷、绿色债券、ESG投资基金等有利于《巴黎协定》目标实现的产品,将更容易得到政策扶持和市场青睐。此外,全国范围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碳市场来说也是难得的机遇。在此之前,我们只有“碳强度”量化减碳目标,在“配额交易(Cap & Trade)”的交易制度下,不太好设计碳市场规则;碳中和目标的明确让配额交易更容易实现。并且,碳中和意味着一部分碳排放要通过碳信用或碳汇来中和,也会刺激碳市场的热情。

 

——郭沛源,《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金融机构的压力与机会》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本期策划:龙雨青 胡艺馨 于杰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覆盖了地球表面70%以上的面积,为30亿人口提供了食物,支撑了数百万个工作岗位。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估计,蓝色经济每年创造至少2.5万亿美元价值,相当于世界第七大经济体的GDP。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目标14,就是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海洋环境,对水下生物有好处,也利于经济稳定、粮食安全和维护靠海吃海的人们的生计。

面对海洋这个“第七大经济体”所面临的危机,金融工具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国际上,随着蓝色经济的升温,商业机构也逐步介入进来。例如如摩根斯坦利、渣打银行都在积极推动蓝色债券;国内我们也已经看到蓝色100指数和中国银行蓝色债券。 

2018年,欧盟委员会、世界自然基金会等机构制定了《可持续蓝色经济金融原则》,包括保护原则、合规原则、风险意识原则等14项原则。以《可持续蓝色经济金融原则》为基础,当年10月份在巴厘岛举行的“我们的海洋”大会发布了“可持续蓝色经济金融倡议”。倡议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UNEP FI)管理,携手金融机构,与科学家、企业和民间组织通力合作,目标是促进《可持续蓝色经济金融原则》的采纳与落实,确保这些原则对世界各地金融机构是可操作的和有用的。

金融机构可以向UNEP FI提出申请,成为《可持续蓝色经济金融原则》的签署机构或会员。

 

——郭沛源,《“第七大经济体”面临危机,金融机构要出手了?》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本期策划:毕连珊 戎楚楚




金融机构在气候变化投融资扮演资金提供者和金融媒介的角色。《意见》明确“支持和激励各类金融机构开发气候友好型的绿色金融产品。鼓励金融机构结合自身职能定位、发展战略、风险偏好等因素,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对重大气候项目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因此,金融机构应该抓住低碳转型的商机,运用好“政银担”、“政银保”、“银行贷款+风险保障补偿金”、“税融通”等政策支持,创新金融产品。

 
对银行和保险公司,《意见》鼓励“设立特色支行(部门),或将气候投融资作为绿色支行(部门)的重要内容”,也可有所作为。对于公募基金、银行、保险及券商的资管部门,我们建议在ESG投研框架基础上,加强对气候变化风险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投资机会的关注,设计更多以应对气候变化为主题的资管产品,在给应对气候变化项目和机构提供更多融资得同时获取投资收益。

 

 

——郭沛源,张睿,《商道融绿解读气候变化投融资指导意见》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本期策划:吴艳静 贾凡
 

戳下图看更多论坛干货


红灯停、绿灯行是定性的,红绿灯通行时间的设定是定量的。然而,判读一个路口通行时间多长是合理,既有来自交通法规的规定和数据基础,同时也取决于不同的个体判断,例如,是否要照顾到一个老人与小孩的行走速度,还是以人群平均过马路的速度为基准。因此,对于ESG投资来说,在ESG数据和评估基础之上,更深入的整合还是依赖于各投资机构对于ESG议题内涵及其实质性的理解和判断。

 

——毕连珊,关睿,《ESG投资分析的平衡术——定性还是定量?》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本期策划:张如 刘玉俊



 

 

ESG投资者和普通投资者还是有差别的,他们的价值是可以从更长期的时间维度分析风险收益。对同样一个问题,从短期视角和长期视角分析得到结论很可能是不同的。应对气候变化便是如此,短期看意义不大,长期看意义重大。因此,ESG投资者会引导市场和上市公司关注长期因素,减少短期市场动荡风险。此外,长期因素往往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因此ESG可促进资本向善,减少金融与社会之间的摩擦,反过来也有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套用当下最时髦的话,ESG可以降低市场和社会发生内卷的概率。

 

 

——郭沛源,《从拼多多事件看ESG投资的商业逻辑》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本期策划:李文清 戎楚楚


点击上图查看背景知识


在比较极端的情况下,未来30年内台风的加剧会将住房按揭贷款违约率从当前水平(历史规律下的台风破坏影响已被纳入)提高2.5倍。在各种气候转型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煤电企业的年度违约概率可能会从2020年的3%左右上升到2030年的9%~24%。这些结论对金融机构和煤电企业都应该有很大的警示作用。为了防范金融风险,金融机构应该尽早采取行动,减少在高碳行业特别是煤电行业的资产配置,同时加大对绿色资产比如新能源产业的资产配置来对冲高碳资产面临的转型风险。

 

 

—— 马骏、孙天印,

《气候转型风险和物理风险的分析方法和应用——以煤电和按揭贷款为例》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本期策划:贾凡 毕连珊




 

 

女董事新政有没有价值?众说纷纭。我同事搜集了一些国内文献,研究A股上市公司女性董事占比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发现绝大所数研究验证了两者的正相关关系,也有部分研究表明两者呈负相关关系。国外的研究也是正负都有,正面的更多。
挪威主权基金的政策声明很客观,指出:董事会多元化确实可以带入更全面的视角和方法,优化公司决策流程;且当前董事会女性比例低是较为突出的问题,说明公司并未穷尽其力物色合适人选,因此加大女董事聘任力度是合理的。
我个人比较赞同挪威主权基金的观点。抛开定量学术分析不谈,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一个系统的多样性越丰富往往越稳定。既然地球上的男女比例是1:1,那么理论上,上市公司人员构成的平均比例也应该是1:1。目前,世界各国距离这个基准还差得太远。根据瑞典-德国奥尔布莱特基金会2020年9月的一项调查,在德国DAX指数里30家最大公司的董事会中,女性占12.8%;美国为28.6%,英国为24.5%,法国为22.2%。在中国A股,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何杰指出,女性在董事会中占比为10.7%,女性担任董事会主席的占5.4%。
可见,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女性在董事会中的比例提高是有必要的。相关顾虑不无道理,但多属“矫枉过正”的担忧。目前主要矛盾是“矫枉”,还远不必担心“过正”。

 

 

——郭沛源,《曾引领脱碳的主权基金,如今要求女董事至少30%》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本期策划:刘玉俊 龙雨青




本次报名为线上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线上研讨会仅面向企业代表开放,报名通过申请后,会发送确认邮件,提前发送参会链接。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

 

  • 趋势一:ESG 投资助力经济绿色复苏
  • 趋势二:金融市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 趋势三:全国碳市场有望正式运行
  • 趋势四:各类 ESG 产品百花齐放
  • 趋势五:海洋等 ESG 新议题不断涌现
  • 趋势六:境内资产所有者稳步推进 ESG
  • 趋势七:披露增加后善用 ESG 数据成关键
  • 趋势八:标准融合促进境外资金布局中国 ESG
  • 趋势九:ESG 产业链快速发展生态初现
  • 趋势十:ESG 研究在学术界渐成显学

——《中国责任投资十大趋势2021》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本期策划:申丽娜 李泽坤 龙雨青



 

金融机构碳中和与金融机构脱碳并不是完全等同的。联合国全球契约、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世界资源研究所和碳信息披露项目(CDP)联合发起了科学碳目标倡议(Science-Based Targets Initiative,简称SBTi),帮助企业及金融机构设定符合最新气候科学的科学减碳目标。根据SBTi的建议,不管是企业还是金融机构,科学减碳包含三个范畴(Scopes):范畴一是直接排放,指机构拥有或控制的排放源产生的排放,如自有锅炉房等;范畴二是间接排放,指机构采购电力、热力或蒸汽而造成的排放;余下的排放为范畴三,如员工差旅的排放、价值链合作伙伴的排放等。
对照上述定义,金融机构碳中和常常是指实现范畴一和范畴二的净零排放,即通过节能改造等降低能耗、通过购买新能源减少排放、通过种树或购买碳指标来抵消碳排放。金融机构脱碳则主要聚焦在范畴三,特指降低金融机构持有或管理的资产的碳排放。对照海通国际的声明,2025承诺是金融机构碳中和,可持续金融才是金融机构脱碳。用一个通俗的金融术语来表述,金融机构脱碳就是“绿化”资产负债表。
从实质地应对气候变化的角度来看,金融机构脱碳比金融机构碳中和价值更高。从国际上的倡议行动,包括央行和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G20金融稳定理事会的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项目(TCFD)都在倡导金融机构脱碳,以降低金融机构资产风险,最终降低整个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郭沛源,《金融机构脱碳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本期策划:张如 李文清 龙雨青



 

在我看来,巴菲特对气候变化和TCFD的判断错了。首先,世界多地监管机构已在考虑将气候披露纳入强制要求譬如英国政府已宣布到2025年全面采纳TCFD,强制企业披露气候相关财务信息,估计美国也不会太遥远了。其次,即便单个子公司在气候变化方面的风险不大,但如果多个子公司都有相似风险,也可能会累积为重大风险,对公司资产造成重大影响,TCFD主要是为了防范此类资产组合层面的系统风险,所以才由G20金融稳定理事会发起的。第三,即便没有监管政策要求,一些气候风险也会导致实际损失,譬如更频繁发生的极端天气事件、山林大火等,这些问题往往与保险业务密切相关,所以说保险与气候无关的说法通常是站不住脚的。
ESG领域的知名学者、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教授Bob Eccles在观看了巴菲特股东大会之后,也写了一篇评论,提出质疑。他用鲍勃·迪伦的歌《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这个时代正在改变)》作为文章题目,歌词有一段是这样说的:现在走在前头的,将来会落在最后,因为这时代正在改变。
 
——郭沛源,《巴菲特同意关闭火电厂,却拒绝了TCFD建议》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本期策划:胡艺馨 戎楚楚 龙雨青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NAFMII)公告,首批七单共计73亿元人民币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已完成发行。债券条款中设定了挂钩目标,未实现目标的债券票面利率将跳升,或者提前赎回。交易商协会表示,此举意在通过创新产品督促高碳行业低碳转型,解决转型过程中资金缺口问题。

交易商协会4月末推出了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升债务融资工具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水平,满足传统行业转型或新能源等其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需求,在资金用途上无特殊要求,可用于一般用途。该类债券可引导发行人从机构层面实质性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实现主体层面的“碳减排”、“碳中和”;同时发行主体还应符合城建、房地产等相关行业政策要求,确保募集资金用途合法合规,在碳中和约束框架下满足企业低碳转型需求等。

——路透社,《中国首批73亿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完成发行,未实现目标利率将跳升》,2021年5月10日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本期策划:贾凡 毕连珊 龙雨青

作画:『 三个工作室 』

 

声明:

此漫画由北京商道融绿咨询有限公司委托创作。北京商道融绿咨询有限公司并不担任法律、税务、会计或投资顾问角色。漫画中不包含也不构成任何出售或购买的要约或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