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道融绿 SynTao Green Finance

新闻与观点 首页 > 新闻 > 新闻与观点

【新闻】绿色债券市场2024年度报告

浏览次数 : 234
更新时间 : 2025-01-23 16:14:00
除绿色债券外,本报告亦包含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转型债券等可持续发展主题债券的市场动态信息。

本期概要

【绿债市场总体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绿色债券市场累计存量规模为21771.24亿元。

· 2024年全年,境内新上市绿色债券478只,上市规模6838.05亿元,涉及249家发行人。

· 与2023年度相比,绿债数量减少0.62%,上市规模减少18.58%,发行人数量减少18.36%。

2024年度上市的绿色债券主要呈现以下显著特征:

· 绿色金融债较上一年度规模有所下降 

· 募集资金投向的领域方面,清洁能源领域在规模上占比超五成 

· 发行成本方面,超七成绿债票面利率较非绿色债券有成本优势 

· 信用级别方面,AAA主体评级在数量及规模上占据显著优势 

· 发行人所属行业方面,金融业在规模上占比超四成 

· 发行地区方面,北京在规模上占比超四成 

· 发行人主体性质方面,央企在规模上占比超五成 

· 第三方评估认证方面,数量上,超七成绿债已进行评估认证 

· 在整体债券市场占比方面,绿债在整个债券市场规模占比超2% 

· 债券期限方面,3-5年(含3年,不含5年)期限的绿债在规模上占比近七成 

· 上市场所方面,规模上,超七成绿债在银行间市场上市

【重点品类债券总体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可持续发展挂钩债(SLB)累积存量128只,规模为1251.15亿元。2024年度,新上市SLB数量为50只,规模为389.75亿元。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低碳转型债券累积存量64只,规模为432.38亿元。2024年度,新上市转型债22只,规模为254.87亿元。

· 2024年度,碳中和债券共上市135只,规模为1802.21亿元,数量及规模在绿债市场中的占比分别28.24%及26.36%。

 

绿债市场概况

发行情况统计

2024年度发行情况概述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绿色债券市场累计存量规模为21771.24亿元。

2024年全年,境内新上市绿色债券478只,上市规模6838.05亿元,涉及249家发行人。

与2023年度相比,绿债数量减少0.62%,上市规模减少18.58%,发行人数量减少18.36%。

经比较发现,近两年各类绿色债券的规模增减趋势不一。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及绿色公司债的规模呈现出增长趋势,其余几类债券的规模则呈现出下降趋势。2024年绿债整体规模相较于2023年有所缩减,主要是绿色金融债的规模缩减导致。

 

发行情况统计

2024年度各类型绿债发行情况

本年度上市的478只绿债中,从数量上看,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占比最高,为43.72%,绿色资产证券化次之,为28.66%。从规模上看,绿色金融债占比最高,为32.25%,绿色资产证券化次之,占比为29.72%。

 

发行情况统计

2024年各月份发行情况

2024年1-12月份,境内累计上市绿色债券478只,规模为6838.05亿元。从数量上看,12月、11月及8月份上市数量最多,均超过50只。2月份、10月份、1月份及5月份数量最少,均不足30只。从规模上看,12月份单月规模最多,接近千亿元;8月份接近900亿元;1月份及2月份的上市规模最少,均不足300亿元。

 

具体特征

募集资金投向的领域方面,清洁能源领域在规模上占比超五成

2024年度,绿色债券总上市规模为6838.05亿元,约6504.90亿元可在公开资料中追踪到具体募集资金用途,占比约95.1%。

规模上,清洁能源领域(根据《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的二级标题的领域)是募集资金投向最多的领域,约有54.77%的资金投向该领域;绿色交通领域(包括5.5及1.6)次之,占比约为23.96%,其他领域均未超过10%。

数量上,清洁能源领域占比45.74%,仍是最高;绿色交通领域次之,占比约为17.05%,其他领域均未超过10%。



 

发行成本方面,超七成绿债票面利率较非绿色债券有成本优势

绿色债券与非绿色债券成本比较的原则为:同天上市、同主体级别、同债券类别、同期限;剔除资产支持证券、私募、1年期以下债券。

根据以上原则,2024年上市的478只绿债中,共有230只绿债可比较发行利率。其中,163只具有利率优势,占比70.9%,利率优势为0.13-240.50bp,平均利率优势为20.18bp;67只不具备成本优势。综合来看,本年度230只可比绿债的平均利率优势为8.77bp。

信用级别方面,AAA主体评级在数量及规模上占据显著优势

2024年上市的478只绿债中,除绿色资产支持证券2以及政策性银行债外,共有328只绿债。其中,AAA级主体评级的数量及规模占比分别为77.13%及89.94%。

发行人所属行业方面,金融业在规模上占比超四成

2024年上市的478只绿债中,规模上金融业占比最高,为46.1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规模占比次之,为20.69%,其余行业均未超过10%。数量上,金融业占比同样最高,为31.6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占比次之,为24.11%,其余行业均未超过10% 。

 

 
 
 

发行地区方面,北京在规模上占比超四成

2024年境内新上市的478只绿债,共涉及249家发行人。发行人所在区域分散,共有24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参与发行。规模上,北京市最高,占比为43.22%,江苏省占比8.25%,广东省及上海市分别占比7.7%及6.93%,其余地区均未超过5%。数量上,北京市占比仍最高,为22.64%,广东省占比11.53%,其余地区均未超过10% 。

发行人主体性质方面,央企在规模上占比超五成

2024年上市的478只绿债中,规模上,央企占比最高,为51.83%,地方国企占比28.24%,公众企业占比12.26%,民营企业占比5.62%。数量上,地方国有企业占比最高,为44.07%,央企占比为39.29%,民营企业占比7.69%,公众企业占比6.03%。

第三方评估认证方面,数量上,超七成绿债已进行评估认证

2024年度新上市的478只绿债中,经公开资料查询,共有363只债券进行了第三方评估认证,总规模为5536.79亿元,数量及规模分别占比75.94%、 80.97%。未查询到评估认证情况的债券主要为企业债、公司债及资产支持证券。

在整体债券市场占比方面,绿债在规模上占比超2%

2024年,与绿色债券同种类的债券市场4总上市规模为257803.49亿元,绿债市场总上市规模为6838.05亿元,规模占比为2.65%。其中,绿色资产证券化占比最高,为9.95%,公司债占比最低,为1.72%。

 

债券期限方面,3-5年(含3年,不含5年)期限的绿债在规模上占比近七成

2024年上市的478只绿债中,除绿色资产支持证券5外,共有341只绿债。3-5年期限(包括3年,不包括5年)的绿债在数量及规模上占比均为最高,分别为58.06%及72.13%。

上市场所方面,银行间债券市场在规模上占比近七成

2024年上市绿债中,有333只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市,数量占比68.7%,发行规模为5149.02亿元,规模占比74.7%;152只在交易所债券市场上市,数量占比31.3%,发行规模为1744.64亿元,规模占比25.3%。

重点品类债券

可持续发展挂钩债(SLB)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可持续发展挂钩债(SLB)累积存量128只,规模为1251.15亿元。

2024年度,新上市SLB数量为50只,规模为389.75亿元。

发行场所方面,交易所市场在数量及规模上均占据优势,占比分别为57.69%及51.47%。银行间市场在数量及规模占比分别为42.31%及48.53%。


发行人所属行业方面,规模上,建筑业占比最多,为22.6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次之,为20.07%;数量上,综合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据优势,占比19.15%。

 
 

低碳转型债券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低碳转型债券累积存量64只,规模为432.38亿元。

2024年度,新上市转型债22只,规模为254.87亿元。其中,20只同时也为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SLB),规模为239.87亿元,同时贴标转型债和SLB的数量及规模占比分别为90.91%及94.11%。

发行场所方面,交易所市场在数量及规模上均占据优势,占比分别为94.12%及98.61%。银行间市场数量及规模占比分别为5.88%及1.39%。


 

碳中和债

2024年度,碳中和债券共上市135只,规模为1802.21亿元,数量及规模在绿债市场中的占比分别28.24%及26.36%。各月份及各品类的债券发行情况如下图。


 

绿色金融政策

绿色债券政策

《关于进一步优化绿色及转型债券相关机制的通知》

2024年10月,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绿色及转型债券相关机制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扩宽了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用途与转型债券发行人行业限制,并提高绿色债券及转型产品发行效率,这将进一步满足企业绿色转型融资诉求,全方位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低碳领域,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通知》还鼓励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SLB)的发行人挂钩ESG表现,并加强ESG信息披露,此举有助于加强资本市场的ESG管理和信息披露水平,是在央企、上市公司等强制被要求进行ESG信息披露的主体之外,对披露主体的有效补充。另外,《通知》加强了对存续期信息披露的要求,有助于进一步规范绿色债券市场,提升投资人对绿色债券的信心。

 

《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

202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强化绿色融资支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对接美丽中国建设重点项目融资需求,深入挖掘环境权益价值,合理确定资产评估价值和抵质押率。大力发展绿色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和转型债券,支持试点发行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建设主题债券,募集资金加大美丽中国建设项目投资。鼓励金融机构做好绿色债券发行和投资。支持信用评级机构充分运用企业依法披露的环境信息,为绿色债券发行提供评级服务。支持发行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流动性。积极发挥政府投资基金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美丽中国建设。支持符合清洁能源等条件的环保基础设施项目合规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产品。

 

《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

202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金融监管总局以及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要求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制定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持续优化我国绿色债券标准,统一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用途、信息披露和监管要求,完善绿色债券评估认证标准。进一步优化绿色公司债券申报受理及审核注册“绿色通道”制度安排,提升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便利度。研究制定《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低碳项目推荐性指引、绿色债券碳核算方法和披露标准,要求债券发行人核算并披露募集资金所支持项目的碳减排量和碳排放量。完善绿色债券统计,逐步构建可衡量碳减排效果的绿色金融统计体系,全面反映金融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

2024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等9部门印发《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以下简称《目录》)。《目录》共分三级,包括7类一级目录、31类二级目录和246类三级目录。《目录》及其解释说明,明确了节能降碳产业、环境保护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绿色低碳转型重点产业的细分类别和具体内涵,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支撑,为各地方、各部门制定完善相关产业支持政策提供依据。

 

声明

此文版权属于北京商道融绿咨询有限公司,并保留所有权利。未经北京商道融绿咨询有限公司书面许可,任何⼈不得对文件的任何部分进行复制、出版或泄露给第三方。

北京商道融绿咨询有限公司并不担任法律、税务、会计或投资顾问角色。北京商道融绿咨询有限公司不会利用文件信息分享安排任何投资或引入任何投资方。

市场跟踪将会根据数据可得性或数据来源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关于绿色债券认证相关事宜,

请联系商道融绿:

杨经理

135 0115 2181
yangfan@syntaogf.com

www.syntaogf.com
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甲6号万通中心C座20层
(100020)

点击此处可下载PDF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