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观点 首页 > 新闻 > 新闻与观点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概览

浏览次数 : 2615
更新时间 : 2014-05-13 12:40:00

目前,绿色金融的概念和应用在中国开始流行:与绿色金融相关的制度已经初步建立,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可持续意识明显加强。

政府政策的推动

       2007年中国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银监会联合出台包括“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的一系列政策,标志着绿色金融在中国的正式起点。2010年,更多旨在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法规和指引相继出台,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绿色信贷政策体系,显示了政府加大对绿色金融发展支持和监管力度的决心。

绿色信贷

       绿色信贷,即金融机构依据国家环境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对研发、生产治污设施,从事生态保护与建设,开发、利用新能源,从事循环经济生产、绿色制造和生态农业的企业或机构提供贷款扶持,并实施优惠性的低利率;而对污染生产和污染企业的新建项目投资贷款和流动资金进行贷款额度限制,并实施惩罚性高利率的政策手段。

       2007年,环保总局、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标志着绿色信贷在我国的开端。2009年12月,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服务支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和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加大对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项目的支持。2012年2月,中国银监会发布《绿色信贷指引》,在银行组织管理、政策制度及能力建设、授信流程以及内控管理等方面做了可操作性的规范。江苏、浙江深圳等20多个省市的环保部门与金融机构联合出台了绿色信贷的实施方案和具体细则,各个银行在实施过程中也制定了自身的绿色信贷文件。2013年11月4日,全国银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暨践行绿色信贷会议在福建召开,29家银行签署了《中国银行业绿色信贷共同承诺》。

绿色证券

       绿色证券是指上市公司在上市融资和再融资过程中,要经由环保部门进行环保审核。针对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制定证券市场环保准入审核标准和环境绩效评估方法,遏制这些企业的无序扩张,防范资本风险,促进上市公司持续改进环境表现。

       2007年8月,环保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公司申请上市或再融资环境保护核查工作的通知》,指出冶金、化工、石化等13类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的环保核查工作,必须由国家环保总局统一组织开展,并向证监会出具核查意见,并在环保部和主要媒体上公示。2008年2月环保部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保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了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制度。2008年5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明确规定公司自愿披露或必须披露的环境信息范围以及公告方式。2010年7月8日,中国环保部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上市环保核查管理制度加强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后督查工作的通知》。

绿色保险

       绿色保险,即“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以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的保险。

       绿色保险以2007年底由环保部与保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为标志,环境保护部、保监会等国家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积极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在更多的省、市和行业展开。2013年2月,环境保护部与中国保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在涉重金属企业和石油化工等高环境风险行业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

排污权交易

       2004年,在我国全面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之前,江苏省南通市就进行了我国首笔排污权交易。“十一五”期间,江苏、浙江、天津、湖北、湖南、内蒙古、山西、重庆、陕西、河北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被列为国家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省市。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4大直辖市,外加湖北(武汉)、广东(广州)、深圳等7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目前,北京的试点实施方案已获国家发改委审核通过,预计于2015年基本形成具有首都特色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国际机构的促进

       一些国际机构和组织也协助推进绿色金融在中国的发展,世界银行及其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以及法国开发署(AFD)、亚洲开发银行(ADB),均以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的形式与中国政府和国内银行开展能效融资项目的合作,这也促进了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

世界银行

       2008年,世界银行及全球环境基金与中国政府合作开展了中国节能融资项目(CHEEF),该项目是节能减排领域最大规模的国际贷款/赠款合作项目,旨在提高中国重点用能行业大中型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该项目将通过两家转贷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华夏银行利用世界银行提供的2亿美元贷款,并按1:1比例配套资金,向国内重点用能行业的大中型企业提供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贷款,支持国内企业节能改造,并通过成功经验的推广带动国内银行领域开发节能贷款业务模式。同时全球环境基金(GEF)还为此项目提供1350万美元的赠款,用于加强银行节能贷款业务能力,支持国家节能政策研究和国家节能中心能力建设,加强节能融资项目的监督、管理、审核和报告。

国际金融公司

       国际金融公司(IFC)是世界银行所属公司,一直致力于推动环境和社会可持续性标准的建立,并积极同各国金融机构共同分享实施《IFC绩效标准》的经验。自从2003年6月IFC等金融机构推出“赤道原则”以来,全球已经有63家金融机构宣布采纳“赤道原则”。2008年10月31日,中国的兴业银行宣布采纳“赤道原则”,从而成为中国首家采纳“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在中国,IFC同政府部门和银行合作,引入了包括“赤道原则”在内的一系列环境和社会标准,协助推动中国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行动机构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行动机构(UNEP FI),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金融行业之间一个沟通的桥梁,目前有190个包括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在内的成员。UNEP FI与会员机构共同合作,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金融。目前,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平安银行已成为其会员。通过加入该组织,银行可以依据国际上通行的原则和惯例来实现自我约束,学习国际同行先进的金融理念和管理经验,并得到国际组织的技术援助,探索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这些因素所带来的风险和机遇纳入金融风险防范和新型金融产品开发,为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积累经验。

亚洲开发银行

       亚洲开发银行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金融组织,在中国支持了一大批清洁能源投融资项目。亚洲开发银行(ADB)2008年5月宣布向中国提供总额为8亿元人民币(约合1.15亿美元)的部分信用担保,以支持在中国南部和东部地区开展建筑节能项目。这些节能项目将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广东省等中国南部和东部省份开展,开始阶段主要是支持推广“绿色”节能建筑,并将对现有建筑进行改造,这种改造可平均实现节能20%至40%。

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发展

金融机构

       在银行层面,企业的环保情况被纳入授信考核体系。部分银行不断完善自身的绿色信贷管理体系和政策标准,如兴业银行采纳国际“赤道原则”,成为赤道银行,工商银行逐步建设绿色信贷政策标准。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继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截至2011年底,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6家银行金融机构的相关贷款余额已经超过1.9万亿元 。

企业

       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准则,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纳入环保因素。在环境保险层面,目前已经有四川、广东、湖南、山西及江苏等十多个省份开展环境责任险试点工作,投保企业有2000多家,保险金额约200亿元。在碳减排层面,天平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购买奥运期间北京绿色出行活动产生的8026吨碳减排指标,用于抵消该公司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成为第一家通过购买自愿碳减排量实现碳中和的中国企业。

公众和媒体的关注

媒体

       多家中国媒体支持国内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政策实施上做出的努力,并认为绿色金融将成为促进国家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并持续关注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具体表现。如《每日经济新闻》则授予了兴业银行“最具社会责任上市公司”称号,以此表彰其“在履行社会责任、践行可持续金融和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成就”。媒体同时也鼓励各商业银行通过加强贷款信息披露和监管来改善绿色信贷表现。

公众和NGO

       公众和NGO组织通过持续关注金融机构和企业履行环境和社会责任的表现,以及披露的定量信息,来呼吁各方对绿色金融的关注,以促进其发展。

       绿色流域等中国民间NGO从2009年起连续三年通过公开出版《中国银行业环境记录》,意图运用民间力量促使中国的银行重视和承担其业务活动的环境和社会责任。银行业环境记录通过对16家中资上市银行2010年的环境和社会责任表现进行评估,对这些银行在绿色信贷方面的表现进行了排名。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与多家机构,在2013年6月18日共同发布绿色证券首期报告,指17家水泥上市公司屡屡违规排放废气污染物,同时回避履行披露义务,呼吁公众推动上市公司和它们的中外投资者承担责任,控制严重的大气污染。

       相关NGO组织如创绿中心、自然之友还以微访谈形式与公众互动,借助网络平台共同探讨如何打造健康透明的金融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者:向珉,商道纵横研究员

文章出自《商道智汇》2014第1期,转载于《中国责任投资观察》(2014年04月)。《中国责任投资观察》由商道纵横ESG团队每月出版一期,免费向读者提供有关中国市场的环境、社会和治理问题的分析和资讯。

订阅《中国责任投资观察》请发送邮件至esg@syntao.com,并在邮件标题注明“订阅”。